表里山河,三晉故地,這里的歷史文明滲透進土地,隨意在尋常巷陌、高山大河捧起一把黃土,就是一段歷史。
山西襄汾陶寺遺址,把華夏文明往前延伸了300年,這里是“最早被稱為中國的地方”。堯都平陽、舜都蒲坂、禹都安邑,北魏孝文帝定都平城(今大同),留下皇家云岡石窟,俯瞰人間千年。忻州五臺山,人間佛國,灑下一片清涼……
山西如此多嬌,奇山秀水盡顯妖嬈。
山川俊奇
山西,山川俊奇。八百里太行雄奇,古跡遍布、鐘靈毓秀。太行、呂梁左右襟帶,汾河一脈中流,給表里山河留下生動注腳。
恒山
五臺山
四大佛教名山之首
清涼佛國,人間凈土
佛光寺、南禪寺,從唐代延續至今
梁思成、林徽因慧眼識珠
使唐代古建不再蒙塵
賞古建、看云海
觀山中四季、察世事變幻
蘆芽山
蘆芽山一地,
薈萃“山、石、林、草、洞、湖、泉、谷、廟、關”
三晉母親河汾河發源于此
褐馬雞常年棲息
“萬年冰洞”“千年地火”相鄰而生
高山草甸孕育皇家馬場
寧武天池見證風流人物
綿山
介休綿山,清明(寒食)節發源地
春秋名士介子推偕母隱居
“功不言祿”
抱腹巖內
二百余間殿宇禪房羅列
天下名碑《大唐汾州抱腹寺碑》仍存
秦代古柏蒼勁依舊
儒釋道三教并存
清明上綿山
尋找“我們的節日”
五老峰
道教全真發祥于此
五老傳授《河圖》《洛書》
《水經注》稱“奇峰霞舉,孤標秀出”
滄海桑田,昔日滄海變奇峰
孕育北方喀斯特地貌
松濤、云海、流泉、飛瀑
9泉、12洞、36峰
與西岳華山隔河相望
成就河東“東華山”美譽
歷山
舜耕歷山千古流傳
800公頃原始森林
華北唯一
5000畝亞高山草甸 繁花似錦
橫看林海如濤遠望黃河似帶
飛云流瀑朝霞夕陽交替
山石林海忽然物我兩忘
太行山大峽谷
太行峽谷地處晉豫交界
入選中國最美峽谷
五指峽、王莽峽、龍泉峽分列
紫團參、紅豆杉生長于此
金錢豹、黑鸛活躍山林
山水雄奇
曹操有言“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
高峽平湖萬峰競秀
王莽嶺
南太行最高峰
因西漢王莽追劉秀而得名
云海、日出、霧凇冰掛集于一山
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在這里分界
每逢盛夏
中原赤日炎炎
太行清涼舒爽
山上山下換了人間
錫崖溝村民3代人奮斗30年
在懸崖峭壁上鑿通掛壁公路
這就是山西人的堅韌所在
大河多情
山西,大河多情。萬里黃河流經中國9個省區,唯獨在壺口瀑布把“魂”留在了山西;汾河一脈,見證過漢武帝“泛樓船兮濟汾河”的浩蕩,傳揚著“汾河流水嘩啦啦”的美名。
老牛灣
黃河進入山西的第一站
黃河和長城在這里“握手”
游牧文明和農耕文明在這里融合
邊塞之地昔日烽火狼煙常起
引黃入晉如今高峽平湖建立
磧口古鎮
“九曲黃河第一鎮”
昔日商賈云集
今日古跡猶存
票號、商鋪、寺廟、碼頭
古民居內,原住民仍在
一座活著的古鎮仍在黃河邊延續
李家山村,引得畫家吳冠中驚嘆不已
西灣民居,富商大賈遺跡可尋
夜宿古渡口,聽著黃河濤聲入眠
遠望呂梁山,體會山水間的渾厚
乾坤灣
黃河在這里轉了一個彎
給黃土高原留下一個巨大的太極圖
一陰一陽,山水相連
山中有河,河中有山
山上青山棗林,炊煙裊裊
岸邊老農牧牛,大河落日
伏羲、女媧傳說遍布
大河日夜奔流不息
壺口瀑布
萬里黃河
把魂魄留在了這里
船上的艄公,岸邊的老農
晉陜峽谷里的怒吼
鑄就“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的歌聲
萬里黃河一壺收
這片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
從世人的筆端、鏡頭,走進華夏子孫的心里
成為這個族群的精神圖騰
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盛唐王之渙,一首唐詩寫盡大河風情
巍巍中條山,浩浩黃河水
鸛雀樓,名列四大名樓
登臨此樓,懷古思今
黃河改道,蒼山依舊
蒲津渡
黃河雄渾,建浮橋連接秦晉
河東之地,毗鄰京都長安
鐵牛鐵人,用鐵1600萬斤
彼時占全國產量五分之四
可謂唐代超級工程
鐵人民族、服飾各異
留下“身穿最早西裝”的佳話
三灣濕地
三面環抱,一面開闊
黃河濕地
吸引萬余西伯利亞來客
每年秋冬
大天鵝家族呼朋引伴
在此棲息越冬
中國北方天鵝湖
人與自然和諧地
大美山西。這片土地,形似樹葉,游牧、農耕文明曾在此碰撞、交融。
生長于斯的民眾,看過塞外的雪,聽過山谷的風。在時間的沉淀下,他們繼承著祖先的忠義仁勇、勤勞堅韌,在這片并不富饒的土地上生生不息。
華夏古文明,山西好風光。
來源:中新社